律所大事记 更多》
工资拆分避社保可行吗?

来源:陈律说劳动        时间:2025年9月1日

最高院《劳动争议司法解释(二)》出台后,“全民社保” 热度不断,很多人咨询我:“把 5000 元工资拆成 2000元基本工资 + 3000 元社保补贴,能不能降用工成本?员工起诉的话,企业会不会亏得更多?”

作为专注企业用工合规的律师,今天我从 “风险规避 + 成本可控 + 实操落地” 三个核心维度,帮您厘清工资拆分的法律边界

哪些操作绝对不能碰?合规拆分要守哪些底线?人事部门该如何留存证据避免诉讼?

全文聚焦企业视角,帮您避开 “补缴 + 罚款 + 败诉” 的三重坑。

一、先亮风险:2000+3000的 “极端拆分”,企业必踩 3 个雷

不少管理者认为 “低工资 + 高补贴” 是 “降本妙招”,甚至要求人事部门让老员工补签 “过往工资含 社保补贴” 的声明,但从司法实践看,这类操作会让企业面临无法挽回的损失,具体有 3 个雷区:

雷区 1: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,拆分直接无效,补贴无法追回

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若拆分后 “基本工资 2000 元” 低于当地标准(如 2025 年中山 2080 元),即使员工签字确认,法院也会认定 “工资结构无效”,企业主张追回补贴的诉请 100% 被驳回。

雷区 2:工资降幅超 30%,法院认定 “规避责任”,社保补缴 + 额外赔偿

若员工原工资 5000 元,拆分后基本工资仅 2000 元(降幅 40%),法院会直接推定 “企业为规避社保缴费义务刻意拆分”,即使人事部门提交工资条,也会因 “明显不合常理” 被认定为 “虚假证据”。

雷区 3:社保无限期追缴,企业面临 “补缴 + 滞纳金 + 行政罚款”

根据《社会保险法》,员工可随时向社保中心 / 税务局投诉。一旦查实,企业需补缴全部社保(含企业 + 员工应缴部分),还需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;若涉及员工数量多、欠缴时间长,还可能被列入 “社保失信企业名单”,影响企业招投标、信贷等经营活动。

二、划重点:企业工资拆分的 5 个合规底线

并非所有工资拆分都违法,结合上百个胜诉案例,我们总结出 5 个 “企业可落地、法院可认可” 的合规底线,人事部门需严格按此执行:

底线 1:拆分后 “基本工资”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


  • 人事操作要点:
    确保拆分后的 “基本工资” 不低于标准;若员工工资低于最低工资,绝对不能拆分(需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);
  • 风险提示:
    部分城市 “最低工资标准” 含社保个人缴费部分(如中山、广州),人事需提前测算,避免扣除社保后实发工资低于标准。

底线 2:基本工资占原工资比例≥70%,避免 “大幅降薪”


  • 人事操作要点:
    拆分后基本工资不得低于原工资的 70%(如原工资 5000 元,基本工资≥3500 元);对老员工,需书面告知工资结构调整原因(如 “为满足员工现金需求,协商调整工资结构”),留存员工签字的《工资结构确认书》;
  • 合规逻辑:
    法院判断 “合理性” 的核心是 “是否损害员工权益”,70% 的比例可证明 “未显著降低员工核心收入”,降低被认定为 “规避责任” 的风险。

底线 3:社保补贴≥800 元(非一线城市)/≥1500 元(一线城市)


  • 人事操作要点:
    人事需提前计算当地社保缴费成本(企业应缴部分):一线城市(北上广深)企业每月社保成本约 1500-2000 元,非一线城市约 800-1200 元;补贴金额需不低于该成本的 50%(建议 800 元起),避免因 “补贴过低” 被认定为 “损害员工利益”;

底线 4:社保补贴≤当地最低基数下 “企业应缴金额”

  • 人事操作要点:
    人事需留存 “当地社保基数 + 企业缴费比例” 的官方文件(如人社局通知),作为补贴金额的计算依据,避免因 “补贴超合理范围” 被法院剔除;
  • 特殊说明
    :对月薪超 3 万元的核心员工,可按 “实际工资对应的社保成本” 设定补贴金额,但需提供工资流水、社保缴费测算表作为佐证。


底线 5:社保补贴 “固定发放、无附加条件”


  • 人事操作要点
    补贴需按月随工资发放,金额固定(如每月 1000 元),不得因员工请假、绩效不达标、企业停工等原因减发 / 停发;人事部门需在《工资发放细则》中明确 “社保补贴为固定福利,与考勤、绩效无关”,并让员工签字确认;

三、实操测算:中山市 5000 元工资合规拆分案例

为方便人事部门落地,我们以 “中山、员工原工资 5000 元” 为例,按合规底线设计拆分方案(4000 元基本工资 + 1000 元社保补贴),从 “企业成本、风险损失” 两个维度对比 3 种情景(不考虑个税,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测算):

前提条件:

1、中山市2025 年社保最低基数:企业应缴 783 元 / 月,员工应缴 469 元 / 月;
2、拆分方案:4000 元基本工资 + 1000 元社保补贴(每月固定发放,留存员工确认记录);
3、若员工起诉:企业需补缴社保(12 个月企业部分 9396元)、滞纳金(按 6 个月计算约 845.64元)


情景一:

正常缴社保:

企业年度成本:69396元(5000*12+783*12)

额外风险损失(若员工起诉):0元

合规性判定:100%合规

人事操作要点:核心员工,关键岗位优先选择


情景二:

合规拆分+员工不追缴:

企业年度成本:60000元(5000*12)

额外风险损失(若员工起诉):0元

合规性判定:相对合规

人事操作要点:短期在职,明确需求现金的员工


情景三:

合规拆分+员工追缴:

企业年度成本:58241.64元【60000元(5000*12)+9396(补缴)+845.64(滞纳金)-12000(追回补贴)】

额外风险损失(若员工起诉):845.64

合规性判定:合规但有风险

人事操作要点:人事需提前与员工签订《补贴确认书》,定期提醒社保权益。



结论:

1、合规拆分相比正常缴社保,若员工不追缴,企业年度可省 9396 元(69396-60000);
2、即使员工追缴,企业最终成本58241.64元仍低于正常缴社保的 69396元,且避免了 “极端拆分” 的额外赔偿风险;
3、人事部门需在员工入职时,同步签署《社保补贴告知书》,明确 “员工知晓补贴性质、自愿选择现金发放”(虽不能完全免责,但可降低诉讼概率)。

四、企业追讨社保补贴的 3个关键证据

企业要想在 “补贴追回诉讼” 中胜诉,人事部门必须留存以下证据。

1、《工资结构确认书》、《社保补贴告知书》、员工签字的年度工资核对表;


2、工资条、银行转账记录、人事部门工资发放台账;
3、员工在职期间的社保缴费查询单(由社保中心出具,证明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保)、员工自行缴纳社保的记录(若有,可佐证 “补贴用于社保”);

最后提醒:社保合规是企业经营的 “底线要求”,切勿因短期成本忽视长期风险。若您需要定制企业专属的工资拆分方案,或对现有工资结构进行合规审核,可联系陈律师定制“专属企业社保合规统筹方案”,帮助企业在 “降本” 与 “合规” 间找到平衡。


友情链接